当前位置: 樱桃 >> 樱桃功效 >> 邪了门了,咱到底要吃几块钱一斤的苹果
昨天,6月8日,央视财经的一条报道播出后的推文在网络上热转,大标题是:必须曝光这场资本炒作!天价苹果的幕后,竟是这一群“庄家”!这群“庄家”是长在哪里的“庄稼”?是长在期货市场的“庄稼”。小标题:苹果变“金果”:期货贸易推高苹果价格!其实,这篇报道正好是为苹果期货正视听的。库里没货可买,目前的苹果主产地又因干旱长势并不乐观,那么目前苹果期货价格走高,正是苹果期货市场多法人客户对苹果行情的真实判断。这不正说明苹果期货价格反映了现货行情?实现了期现结合?把产业发展的预警信号,说成是农产品价格波动背后的“推手”,这才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
首先让我们紧紧围绕着该报道来分析一下。年4月初的霜冻,不少主产区产量比年减少40%,收购价格比哪年都高,红富士苹果一斤卖到五元,比往年长了一倍,减收并不明显。这说明,市场价格与收购价格涨幅是一致的;洛川某大型果品贸易商在年10月以4元到4.5元的价格收苹果,苹果出库价从4月份的6元一斤涨到5月份的7元一斤。这说明,贸易商销售价格也就是增加了每斤2元的半年保管费用,并无暴利;最终这批苹果以每斤8块钱价格出售,每斤足足赚了2元钱。这说明,该记者不知道一斤苹果出山区上高速进城市到超市需要经过怎样的周折,我告诉你,这里面还是没有暴利。至于那些有人赚了几百万的道听途说,实在不应该成为央媒报道的语言。至于个别农户绝收,也不能作为产经分析的依据。
有人做期货赚了钱?那他赚的就是这个池子里那个赔钱人的钱,是他对行情判断赢来的钱。现货再短缺,期货市场也是有人赚,有人赔;有时赚,有时赔。没有什么“创富故事”。郑州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副总监吕保*告诉笔者,苹果作为世界上 鲜果类期货,没有定价可参考依据。苹果上市头一个生产季就遇上特大冻害,整个期货行业的风管管理子公司都投入到产业调研中去,形成了基础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郑商所也在苹果期货上市10个月后修改了相关合约,严格控制波动。实现了每个合约有持仓,每个月份有交易,全面活跃。虽然去年减产导致苹果期货价格上涨,但没有离开基本面,产业经营效益比没有期货的时候大大提高。去年的梨与苹果同样受灾,由于没有期货调研预警,一上市还是往年价格,等发现现货匮乏再涨价,梨已经销售完了,农民遭受损失。而苹果由于早期的期货价格发现,收购价格一步到位, 限度保护了农民利益。去年,郑商所组织期货公司实施的“保险+期货”试点,实现了理赔多万元,发挥了期货市场助农扶贫的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其次再说说目前大家的心态。消费的心态,农业的心态,扶贫的心态,城乡关系的心态,期货的心态,*绩的心态。哈哈哈,如此多的心态,挑几个点一点吧。正如该报道所说:“简单的一个苹果,消费者眼下要花将近十元的价格,才能消费一斤,苹果如此上涨的行情,什么时候能够下降呢?”“简单的一个苹果?”这是目前普遍的消费心态,但产业发展到今天大家还是这么看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该报道中记者已经告诉了我们,苹果完全受自然风险控制,陕西洛川今年丰收在望,山东蓬莱并不乐观。这就是现实。我们是不是习惯了苹果不值钱?习惯成自然,苹果自然就不值钱?什么都在发展,你以前住房子需要花钱吗?现在这个价格了怎么也没挡得住你要买房?什么车厘子、大樱桃呀,哪种在十元以下?怎么没人喊贵?喜新厌旧?你怎么知道你吃的苹果不是来自新产业?你到产区果园去看看,这还是你认知中的苹果园吗?各种各样新技术你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你凭什么说这个苹果不值钱?
期货心态也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吃果子喜新厌旧,却对这种现代化经济手段就是爱不起来。怎么说?“投机倒把”?差不多,就是这么看的。期货行业近五年 的创新就是“保险+期货”,农民通过购买一份价格保险或者收入保险,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用这份保险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最终让农民得到基本保障。发达国家几百年来已经成熟的市场交易经验在我们这里做起来却是特别特别费劲,以至于所有的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建立沟通机制”。*绩心态是啥?是又想干又怕“出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脱贫、污染防治,是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想干吧,是因为苹果期货助力 脱贫;怕出事吧,是因为怕出现金融风险。其实都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说清楚,把利弊分析到位,宣传到位,解疑释惑,统一认识,我想,谁也不是“混球”。
总之,我们不要把苹果弄成“黑”果,不要觉得自己被谁坑了。目前打黑除恶行动正在关键时期,有黑打黑,但没黑也不要造黑。苹果就是那个苹果,价格就是那个价格。要说有什么推手,那就是市场之手。
鲁威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诊断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gx/1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