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生命行走着,我还没有生活过契诃夫樱桃

发布时间:2025/4/20 10:58:36   点击数:

就像太阳在落山的时候

也燃烧着对于火焰的期望

在心灵的殿堂里

也盛开着樱桃园里的鲜花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

年的早春,契诃夫计划着手开始写他此生最后的一部剧作——《樱桃园》。按照最初的计划,剧本将在3月底脱稿。可身体极度的不适,加上他对自己写作近乎严苛的要求,令他写得很慢、很艰难。

那段日子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与远在莫斯科做演员的妻子克尼碧尔分居两地,一个人在雅尔塔的家里,独自承受着情感的孤寂,常常在漆黑的夜里望着天花板,却写不出一个字来,以至于在7月底回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催问信中不得不以幽默的口吻来化解尴尬:

“我的剧本还未写完,进度很慢,我用这几个原因加以解释:懒惰,春光明媚,剧情有难度。”当秋天来临的时候,他终于写完了。

10月20日,莫斯科艺术剧院公开读剧本,高尔基也去听了。克尼碧尔在给他的回信中说:“演员们倾听后都流泪了,包括男演员。”高尔基则说:“剧本里弥漫着绿色的忧郁。”

年1月17日,《樱桃园》首演,那一天,刚好是契诃夫的生日,演出幕间,举行了一个纪念会,庆祝他文艺写作的二十五周年。

他本来不愿意到场,然而,全莫斯科都好像有一种预感,觉得这位心爱作家的生命,恐怕不久就要结束了,这也许是能见到他的最后一个机会了。

所以,文艺界、戏剧界和一切社会团体的重要人物,都聚集到剧场,来当面向他致敬。几经恳劝,契诃夫终于出席了,全场对他的表示,诚恳而动人。

丹钦科代表艺术剧院向他致辞:“我们艺术剧院能达到今天这个程度,全应归功于你的天才,你的温暖的心地,和你的纯洁的灵魂,所以你简直就可以这样说:“莫斯科艺术剧院,就是我的剧场。”

对于那天的情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如下的描述:“在庆祝会上,他却一点也不愉快,仿佛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第三幕演完以后,他站在舞台前缘,脸色惨白而瘦弱。当人们向他赠送礼物和发表祝辞的时候,他止不住咳嗽。我们心里十分难过。观众厅里有人在喊,请他坐下来,但契诃夫紧蹙双眉,一直站到漫长而受罪的庆祝会开完为止……”

半年后,这位清俊温和又善良的杰出作家,轻轻说了一句“我好久没有喝香槟了”,然后把一杯香槟喝完,就侧身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留给世人的这首“天鹅歌”、“最后的一首抒情诗”——《樱桃园》,越过了俄罗斯的边界,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不断地绽放着耀眼的光芒,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也俘获了无数戏剧家的迷恋,成为了真正的戏剧经典。

在这部不朽的剧作结尾,他让在浑噩中消耗了一生的老仆人费尔斯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生命就要结束了,可我好像还没有生活过。”

对于如翻译家童道明先生那样爱着他的人,感知到的是他“对生命充满着的眷恋”;对于像导演李六乙这般理解他的人,体察到的则是他“博大的悲悯的情怀,对人无限的爱。”

无论如何,对于这个他已作别了年的世界而言,他对“人类灵魂的惰力”的揭示与对庸常生活的审视,却始终与时代共进。

在今天,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质的繁盛,让绝大多数人都已摆脱了生活的困窘而走向了富足,但我们的精神并没有因此而彻底脱贫,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像契诃夫作品中的人那样,在庸碌与麻木无觉中打发掉自己的光阴。

幸好,有他在那里,用饱含爱意的冷峻目光迎向你,令你无法回避,亦无处遁逃地从无聊与庸俗中醒来,“恢复直面生活的勇气,重新发现生活明确的意义”。

未经省察的生命不值得一过,那么,就从此刻开始吧,在观看他的一场戏或捧读他的一本书中,踏上这样的省察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gx/465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