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诗豪刘禹锡经典古诗词,托物寓意,抒写

发布时间:2024/7/9 10:28:14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409889_lab.html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彭城,字梦得。共著作今有《刘禹锡集》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出自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诗句描写春天碧草如茵、花开红艳、游丝浮动、天如碧罗的景象。“红锦地”,是指花开于绿草之中,就像铺了红锦一般;“碧罗天”,是指天空澄清碧蓝的样子。前句写地下,后句写空中,由此便将春天上下天光都写进了两句诗中,从而构成了一幅气象阔大、色彩丰富的图画,令人浮想联翩,不禁为之陶醉。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出自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杜若,一种香草。诗句描写桃花逐水流过城东、杜若香气随风吹入人家的景象。前句写桃花、流水,是视觉形象;后句写春风、香草,是触觉与嗅觉形象。如此两者结合,便让人顿时有一种如临其境之感,仿佛看到了其中的映象,感知到了其中的气息,嗅到了其中的香味。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露似沾巾。出自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从风,随风。疑,此为“好像”意。袂,衣袖。丛兰,丛集的兰花。,湿润的样子。随风起舞的杨柳就像美人迎风举袂,丛集的兰花被露水湿润就像沾湿的手巾。二句都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法,通过由此及彼的牵连搭挂,将无生命的柳、兰写得鲜活无比,让人情不自禁生发出无限的联想,由此大大提升了诗句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感染力。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自唐·刘禹锡《陋室铭》。台阶之上生出新绿的苔藓、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连天的碧草。此乃诗人自夸居室清幽雅致之句,读之不禁令人心向往之。“上”、“入”都是动作感很强的动词,带有鲜明的主动性,从而更能突显苔藓爬阶、草色入眼的逼人气势与主动情态,不仅形象生动,更能让人从中体会到春天给人带来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出自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须臾,一会儿、极短的时间。争似,怎么像。此言桃李花开美在一时,而杨柳青枝绿叶之美则具有长久性。表面是比较桃李与杨柳的生命力,实则另有寄托。其中的“桃李”是指政敌,“垂杨”是指自己,意谓迫害自己、逼使自己离京的政敌得势只在一时,而自己的政治生命将会永存。

樱桃带雨胭脂湿,杨柳当风绿线低。出自唐·刘禹锡《题裴令公亭》。胭脂,古代女子用以涂抹脸颊的一种红色化妆品。绿线低,指杨柳垂丝离地很近。诗句描写樱桃花沾雨就像女子脸上的胭脂红,柳枝迎风飘舞、柳条丝丝垂地的景象。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出自唐·刘禹锡《赏牡丹》。前句将牡丹比作冠绝天下的美女,意在让人由美女而联想到牡丹,从而对牡丹之美产生丰富的联想。后句写京城赏花的盛况,由人们对牡丹的普遍热爱而从另一个侧面反衬牡丹的非比寻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jq/4641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