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马永祥樱桃熟了没人摘

发布时间:2020/9/2 15:58:24   点击数:

樱桃熟了没人摘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樱桃树,是弟弟从别人家的果园里移过来的。刚移植的时候,樱桃树个儿很小,大家都担心它成活不了。也许是因为老家土地肥沃,或老家环境适宜,或家里人精心呵护,樱桃树奇迹般的活过来了,而且长得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壮。院子里还种了桃树、梨树、杏树和核桃树,樱桃树在众多树木中独领风骚,很快赢得了家人的青睐。当其它树种只顾着长身体不关心开花结果的时候,树龄只有两年的樱桃树却悄悄绽放了笑脸,在春风的吹拂下将一朵朵小花送上了枝桠。樱桃花呈白色,由五个花瓣组成,单个花比较小,众多小花聚集在一起,成为了院子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像白衣天使,一起守望相助,呵护生命。家里人非常喜欢那白色小花,每天在樱桃树周围转悠,观赏那白衣天使般的花团,心情自然而然的舒畅起来。孩子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开花后的结果上,他们左顾右盼快快结出红红的樱桃果。樱桃树不负众望,很快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盛开的白花完成了它们的美丽使命,匆匆脱去盛装,留下一颗颗绿色的果粒,密密麻麻的结满树枝。起初绿色的小果粒并不起眼,它被同样绿色的树叶覆盖,只有在叶子中间仔细观察才能找得到羞涩的果子。在阳光的沐浴中、雨水的滋养下,小樱桃一天天长了,到了夏季已经长成豌豆般大小的果实。在夏风的催促里,樱桃慢慢脱去绿衣裳,换上了红色的盛装。樱桃成长过程中,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淡绿色到深绿色,从深绿色到红白相间,从红白相间到淡红色,从淡红色到深红色,便是果实从青涩走向成熟的经过,成熟后无数个樱桃爬满整条树枝,把树枝染成了红色。樱桃树是院子里所有果树中 奉献果实的树,当樱桃变成深红色,说明果实彻底熟透。孩子们等不及了,叫嚷着大人们摘下樱桃让他们吃。按老家的习俗, 茬果实摘下来 让村里的阿訇、家族中的长辈品尝,家里人很麻利的完成了这些程序,然后摘下满满一盆樱桃,放到事先置于樱桃树下的大炕桌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鲜美的樱桃,大家从盆子里捡起一粒粒玛瑙似的红樱桃含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吞咽,那酸酸甜甜的味道顿时浸入心脾。全家人心花怒放,谈笑风生,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一会儿坐下来吃几颗樱桃,一会儿站起来围着樱桃树和大炕桌追逐嬉戏,那欢笑声欢愉了树上的花喜鹊。因为 次结果,樱桃树结的果实不是很多,很快被家里人吃完了。那次吃的樱桃格外香甜,格外稀罕。那时候水果少,农村很少能吃到,那棵樱桃树让我品尝到了自家种植的水果,也让我想起了 次吃樱桃的经历。记得六岁那年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庄稼地边玩耍,庄稼地中间是爷爷的树园。庄稼地里种着麦子,麦子已经出穗但还没有成熟。我和小伙伴在地边的水渠里抓蝌蚪,当时烈日当头,酷暑难耐,我们感觉口渴难忍。这时候,爷爷出现在树园门口,他招着手叫我们过去。我们沿着小渠边的土路来到爷爷跟前,他把我们领进园子,来到一棵樱桃树下,小心翼翼的从树上摘下一颗颗樱桃放到我们手上,看得出爷爷很稀罕这些樱桃。他摘給我们的樱桃不是很多,每人只有十几粒,我们迫不及待的放进嘴里,香甜的果汁霎那间驱走了饥渴,润泽了心田,至今仍留有余香。因为 次吃樱桃,我还记得那棵樱桃树,还记得樱桃树下站着的和蔼可亲的爷爷,还记得爷爷手里摘下的红红的樱桃。今年回老家恰逢盛夏时节,打开老家门让我倍感惊喜。院子里的樱桃树已经长得跟房顶一样高了,郁郁葱葱的树叶间露出了红色的樱桃,樱桃簇拥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鲜红靓丽。我站在树下仔细观赏每一颗果子,它们饱满风韵,红润欲滴,个个向我展露热情的笑脸。樱桃树长高了,樱桃比 次结的多了几十倍。那时候只有几个树枝上攀爬着樱桃,如今几十个树枝上都爬满了红红的果实。我摘下几粒放进嘴里,樱桃果更加软绵,更加香甜。我问弟弟树上这么多樱桃,都已经熟透了为什么还不采摘。弟弟笑着说:“摘下来没人吃,这年头连路边的杏子、梨子、核桃都没人摘着吃了,那像我们小时候偷别人家院子里的果子。”听了这番话,我莫名的伤感起来。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平常日子里不缺乏瓜果蔬菜,不缺乏零食小吃,连孩子们的胃口也被各种吃食喂饱舔足,大家都感觉吃得没有以前有味道了,没有那时候有兴致了,进而连挂满树枝的樱桃也无人理睬、懒得采摘了,我不禁怀念起那时候吃啥啥香、喝啥啥甜的日子来。院子里空荡荡的,没有孩子们的笑声,没有大人们的唏嘘,只有挂满树枝的红樱桃等待采摘。我独自一人站在樱桃树下,望着圆润红彤的樱桃,久久不愿离去……

作者简介:

马永祥,撒拉族,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油田作家协会理事,格尔木市作协会员,循化县作协会员,现在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任职,作品曾在《散文》、《诗刊》、《地火》、《青海湖》、《企业文化》、《青海日报》、《中国石油报》等刊物发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gx/4547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