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樱桃常见病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7/10/17 11:52:25   点击数:

樱桃,属于蔷薇科乔木,树皮灰白色,被疏柔毛,树高2~6米,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樱桃作为特色果树产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樱桃树上的病害也日益发生严重,对樱桃经济价值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笔者近几年针对樱桃产区常见病害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发现主要有5种常见病害,现对其发生症状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流胶病

发生症状

流胶病主要危害樱桃的主干和主枝,在受害处流出*白色半透明的黏性物质,从而引起皮层和木质部的腐朽、坏死,严重时可导致枝干枯死。樱桃流胶病一般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开始发生。

防治措施

增施有机肥来加强树势,减少伤口;12月至次年1月清园消*,将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木质集中烧毁,用石硫合剂或生石灰对伤口进行处理;或用刀将老翘皮及病部干胶刮除,再用刀纵横划几道,直至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将胶液挤出,后用石硫合剂原液涂抹1~2次后再涂 保护。在流胶高峰期再涂抹1次;3月下旬至4月中旬喷代森锰锌、多菌灵、 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灭菌保护,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2个发病高峰期,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另外,有研究表明用70%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g,加少量防冻剂用水调和涂抹、包扎,对流胶病的治愈率可达88%以上。

细菌穿孔病

发生症状

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有半透明水渍状*白色至白色小病斑出现在叶片受侵染部位,后期扩大为带有浅*绿色的浅褐色至黑褐色病斑,陆续有裂纹出现于边缘,直至干枯脱落形成孔洞。一般在5—6月发病,8—9月为发病高峰,从而引起早期落叶,产量降低。

防治措施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消除病枝,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等。发芽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6—8月,每月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发病严重的果园要以防为主,可在展叶后喷1~2次70%代森锰锌倍液,或农用链霉素万IU,或70%百菌清~倍液等。

褐斑病

发生症状

发病初期,有针头大小的*褐色病斑出现在叶片正面,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至直径2~5毫米,中心部分仍为灰褐色或*褐色小霉点,边缘呈褐红色。病斑多时,可使整个叶片变*,从而引起早期落叶,严重时可导致树势衰弱,影响次年结果。

防治措施

增施磷肥、钾肥、有机肥,以增强树势;发病前,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每7~10天喷洒1次,喷2~3次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5%金库乳剂0倍液和40%康硕乳0倍液,效果较好。

根癌病

发生症状

樱桃根癌病是由一种土壤习居细菌而引起。病菌主要从植株的根部伤口侵入,造成根部组织增生,形成褐色瘤状物质,严重的可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措施

合理施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合理修剪,尽量减少伤口等;以三年生以上的果树为检查重点。先扒开病株根系周围的土,露出病根后可选用10%杀菌优水剂倍液进行灌根。三年生的果树,施药液5~7千克/株,六年生以上的,施药液40千克/株,待药液渗完后及时覆土。连续灌2~3次,间隔15~20天。

冻害

发生症状

早春的寒流常易造成樱桃的冻害。寒流如果发生在樱桃的花期,则会造成花朵枯萎,子房发育停止,严重影响坐果率;寒流如果发生在樱桃的坐果期,则会造成幼果停止发育,甚至果实脱落。

防治措施

加强肥水管理,采取适宜的整形修剪措施,冻害当年萌芽后再进行冬剪,夏季采用短截、摘心等措施促发分枝。为了减少树体养分消耗,应少留花果,促使发生冻害的树体恢复树势。局部主枝冻死的树可在原主枝基部抽生的徒长枝中培养新的主枝,生长弱的枝应及时剪除。

结语

在樱桃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常会发生以下3种常见问题:一是长期选择同一种药剂进行病害防治;二是选择多种药剂,随意配制浓度;三是进行清洁果园不彻底,如随意堆放枯枝、病枝、病叶,未及时销毁或掩埋。因此,在樱桃病害防治过程中,防治措施的科学化、合理化操作仍是后续研究的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早期图片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zl/138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