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樱桃 >> 樱桃种类 >> 张开春中国甜樱桃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张开春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技术负责人;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会长。
中国甜樱桃栽培面积已居世界首位,面对全球樱桃热的特点,中国樱桃首席专家——张开春研究员从中国甜樱桃的栽培历史着手,全方位地介绍了甜樱桃的生产现状,运用国际化思维与本土化发展相融合的理念,在品种选育、果实品质、采后处理、冷链运输、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栽培历史
甜樱桃起源于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地区,后传到欧洲,在中国的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据记载,年美国传教士尼维斯(J.L.Nevius)引进首批10个甜樱桃、酸樱桃和杂种樱桃苗木品种种植于山东省烟台东南山。
▲那翁(Napoleon)
~年烟台莱山区村民王子玉从朝鲜引进那翁(Napoleon)品种,年芝罘区朱德悦通过美国船员引进大紫(BlackTartarian)。
▲大紫(BlackTartarian)
19世纪末开始,甜樱桃陆续引入中国,多种植于北方的寺庙和家庭院落,仅在胶东半岛和大连等地零星栽培。随着引入品种的逐渐增多,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商业栽培,20世纪90年代大面积推广。
主要种植区与产量
至年,全国甜樱桃栽培总面积约18万hm2,产量约70万t;温室种植面积约1万hm2,产量约9万t。中国甜樱桃形成了两个优势栽培区,一是以山东烟台、泰安,辽宁大连,北京和河北秦皇岛等地为主的环渤海湾区,二是以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和甘肃天水为主的陇海铁路沿线区。
▲中国甜樱桃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图
环渤海湾甜樱桃栽培区
包括山东半岛、辽宁大连、鲁中南地区及京唐秦4个亚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热量充足,光照好,降水适量(表1)。
本区甜樱桃栽培历史早,集约化生产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优势明显;科研、推广技术力量雄厚,果农技术水平较高。年甜樱桃栽培面积9.6hm2(万亩),总产量36万t。
陇海铁路沿线甜樱桃栽培区
为甜樱桃新兴产区,包括秦川、陇东南天水和豫西晋南三个亚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甜樱桃栽培(表2)。
该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甜樱桃成熟期比渤海湾地区早10~25天,但是受晚霜危害较大。甜樱桃种植面积约为3.1万hm2(46万亩),总产量约10.5万t,分别占全国的17%和15%。
近年来,甜樱桃在中国除了两个主产区外,在新疆的南疆地区、青海的海东地区、上海、南京和安徽等地也在积极引种试种。
栽培品种与砧木
中国从世界各地收集樱桃品种资源超过个,其中主栽品种30~50个。
栽培品种
包括红灯(Hongdeng)、红蜜(Hongmi)、早大果(Крупноплодная)、美早(Tieton)、布鲁克斯(Brooks)、先锋(Van)、雷尼(Rainier)、拉宾斯(Lapins)、萨米脱(Summit)、艳阳(Sunburst)、雷吉娜(Regina)等。
▲布鲁克斯(Brooks)
▲萨米脱(Summit)
栽培历史
甜樱桃起源于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地区,后传到欧洲,在中国的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据记载,年美国传教士尼维斯(J.L.Nevius)引进首批10个甜樱桃、酸樱桃和杂种樱桃苗木品种种植于山东省烟台东南山。
▲那翁(Napoleon)
~年烟台莱山区村民王子玉从朝鲜引进那翁(Napoleon)品种,年芝罘区朱德悦通过美国船员引进大紫(BlackTartarian)。
▲大紫(BlackTartarian)
19世纪末开始,甜樱桃陆续引入中国,多种植于北方的寺庙和家庭院落,仅在胶东半岛和大连等地零星栽培。随着引入品种的逐渐增多,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商业栽培,20世纪90年代大面积推广。
主要种植区与产量
至年,全国甜樱桃栽培总面积约18万hm2,产量约70万t;温室种植面积约1万hm2,产量约9万t。中国甜樱桃形成了两个优势栽培区,一是以山东烟台、泰安,辽宁大连,北京和河北秦皇岛等地为主的环渤海湾区,二是以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和甘肃天水为主的陇海铁路沿线区。
▲中国甜樱桃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图
环渤海湾甜樱桃栽培区
包括山东半岛、辽宁大连、鲁中南地区及京唐秦4个亚区,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热量充足,光照好,降水适量(表1)。
本区甜樱桃栽培历史早,集约化生产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优势明显;科研、推广技术力量雄厚,果农技术水平较高。年甜樱桃栽培面积9.6hm2(万亩),总产量36万t。
陇海铁路沿线甜樱桃栽培区
为甜樱桃新兴产区,包括秦川、陇东南天水和豫西晋南三个亚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甜樱桃栽培(表2)。
该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甜樱桃成熟期比渤海湾地区早10~25天,但是受晚霜危害较大。甜樱桃种植面积约为3.1万hm2(46万亩),总产量约10.5万t,分别占全国的17%和15%。
近年来,甜樱桃在中国除了两个主产区外,在新疆的南疆地区、青海的海东地区、上海、南京和安徽等地也在积极引种试种。
栽培品种与砧木
中国从世界各地收集樱桃品种资源超过个,其中主栽品种30~50个。
栽培品种
包括红灯(Hongdeng)、红蜜(Hongmi)、早大果(Крупноплодная)、美早(Tieton)、布鲁克斯(Brooks)、先锋(Van)、雷尼(Rainier)、拉宾斯(Lapins)、萨米脱(Summit)、艳阳(Sunburst)、雷吉娜(Regina)等。
▲布鲁克斯(Brooks)
▲萨米脱(Summit)
▲美早(Tieton)
另外,有超过50个优良品种正在进行区域性试验。年至今,国内各樱桃育种机构约选育有20个优良品种并进行了大规模种植。
▲红灯(Hongdeng)
由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红灯已成为目前国内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具有早熟(比Burlat早2~3天)、暗红色、果个较大(单果重8g)、含糖量高(18%~23%)、风味 等特性。其树势强健,树冠大,萌芽率高,成枝力较强,枝条粗壮。幼树期枝条直立粗壮,生长快,易徒长,进入结果期较晚,以中国樱桃为砧木时表现为定植后5年结果,7年丰产。
▲红蜜(Hongmi)
红蜜是另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国内自主培育的主栽品种,由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6.0g,果形心脏形,底色*色,阳面有红晕,果肉软,果汁多,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粘核,核小。成熟期比红灯晚4~6天。树姿开张,树势弱,树冠中等偏小,适宜密植栽培。
樱桃砧木
中国应用于甜樱桃生产的砧木很多,主要包括中国樱桃(Prunuspseudoceresus),山樱(P.serrulata),酸樱桃(P.cerasus),马哈利(P.Mahaleb)及其种间杂交后代,如吉塞拉6(Gisela6)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考特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受根瘤病危害比较重。Krimsk砧木还未在中国生产上进行大范围测试。
▲吉塞拉6号温室扦插
一些新培育的种间杂交砧木正处于试验或推广阶段,比如近年来由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兰丁系列和京春系列砧木。京春系列为甜樱桃矮化和半矮化砧木。京春1号对根瘤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对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适合粘土和砂壤土种植,与甜樱桃具有很好的亲和性。
主要栽培树形
传统的甜樱桃果园栽植株行距为3m×4m,采用小冠疏层形,该树形包括一个单一主干,6~7 主枝, 层的3个主枝上每个有2~3个分枝,树冠呈金字塔形,冠径3m,树高3.5m。一般在栽植5年后结果,6~7年时丰产。
▲小冠疏层形
新型樱桃园采用相对简单一些的树形,比如纺锤形、超细纺锤形、丛枝形和篱壁形。
▲纺锤形
▲丛枝形
▲篱壁形
甜樱桃温室生产
甜樱桃温室生产主要有两种,类型A和类型B。类型A温室的主要特点是在温室北面建有一面厚的墙壁,能够储能,还能降低热辐射。温室高 .5m,跨度9~12m。常用于北方地区尤其是辽宁。
▲甜樱桃温室生产类型A
类型B温室由镀锌铁管、塑料薄膜、保温棉被和供暖系统组成,高度7~10m,跨度20m,长60~m,通常南北方向。
▲甜樱桃温室生产类型B
温室栽培具有促使提早果品成熟,提前上市的优势,甜樱桃通常在3月初至5月初成熟。由于能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精确控制,温室栽培的甜樱桃在产量和果实品质上都远优于大田种植的相同品种。至年,全国温室栽植面积约1万hm2(15万亩),产量约9万t,目前,用于甜樱桃生产的新的温室栽培技术仍在发展。
对中国甜樱桃发展的建议
中国甜樱桃种植面积已居世界首位,笔者认为中国甜樱桃未来的发展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优化产区布局,适地适栽,探索适宜的种植模式,调整品种结构,推行良种良法。
②发展集约化果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和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果实品质。
③降低采收成本,强化采后处理,提倡冷链运输,延长供应期和货架期。
④增加温室与设施等保护地栽培面积,完善设施栽培技术。
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证食品安全。
本文由《落叶果树》 首发,摘自年第6期专家论坛
赞赏
长按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白癜风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zl/1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