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樱桃 >> 樱桃花絮 >> 楼王萌桃ldquo粽rdquo动
6月4日上午9时许,楼王镇年端午佳节裹粽子技能大赛在盐都西乡桃花荡的缘圆家庭农场桃园内浓情开赛。
初夏的桃花荡碧空如洗,骄阳映照下的万株萌桃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一只只毛绒绒的水蜜桃露出红朴朴的笑脸,喜迎一群特殊客人的到来。
随着大赛主持人、楼王镇文化站站长王会的一声令下,28名头戴白色遮阳帽、身穿鹅*T恤衫的参赛选手,踏着《运动员进行曲》那雄壮有力的节奏闪亮登台。这些参赛选手,都是各村(居)推荐的裹粽子能手,其中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特别引人注目。
为了体现比赛的公正公平,大赛组织者特别邀请了张桂芬、张书珍等3位年长的民间裹粽子高手担任评委,并随机指派8名带队村干部担任现场监督员。
经过一番赛前热身,选手们聚精会神地投入到 轮“粽子王”比赛中。所谓“粽子王”,就是从28名选手包的粽子中选出 的那一只。
“5、4、3、2、1……”计时员一声“开始!”,选手们霎时进入实战状态。他们忙而不乱,先将几张翠绿的粽箬叠折成喇叭口状,再置其于左手心,用右手将糯米贯入粽壳内,稍加压实,然后就双手配合,粽叶缠绕柔指间,粽针剌过粽子身,遂将“收尾”的那张粽叶尖穿进“针鼻”,持续均匀用力拔粽针,粽叶尖轻柔地滑出针鼻,一只粽子就裹成了。
“请问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台上比赛紧张有序,可台下人也没闲着,一场以端午为主题的有奖抢答正在进行。主持人刚说出题目,台下人示意抢答的手就齐刷刷地举了起来,答对者当场得到缘圆家庭农场赠送的一个端午小香包。
经过评委的挑选和现场称重,果林村选手、村妇联主任张春芳所裹的重达克大粽子,一举夺得“粽子王”。
第二轮裹“袖珍粽”,比谁裹的粽子最小,更是比谁最心细手快,所以郭杨村的陶扣琴技高一筹。而第三轮“创意粽”大比拼,才拼的是心灵手巧。
怎样才能有创意?选手们在台上搬出十八般武艺。此时,台下人似乎比台上的还着急,他们时而为本村选手鼓劲加油,时而冲到台前,心急地当起了“场外指导”。北龙港初中潘哲印老师闻讯赶来助兴,献上了一段淮剧和一首民歌,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声声喝采。
“创意粽”比赛结束了,选手们满面含笑,举着别出心裁的粽子,请评委和大家检验。这轮比赛,创意多多,有三角粽、斧头粽,还有母子粽、坤包粽,最有创意的,当数丁马港村刘成凤包的箱型粽,因为那粽壳是用粽叶编织的,造型正方,新颖独特,被大家公认为“最有创意”。
没拿到奖的选手不甘落后,他们在最一轮“粽子快手”比赛中你追我赶。郭杨村的张玲华裹的粽子不但个数多,而且大小匀称、外表美观,因而摘取了“粽子快手”桂冠。
比赛落下了帷幕,可台上又加演了一场裹粽技能传承大戏。三位年老的评委手把手教镇机关的青年志愿者裹粽子,老人教得较真,男女青年学得认真,当这几位90后亲手裹的粽子得到“师傅”们的肯定和表扬时,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得大赛 奖和粽子王、袖珍粽、创意粽及粽子快手的选手登台领奖,缘圆家庭农场向他们赠送了数量不等的甜蜜萌桃优惠券。
赛事结束后,大赛的组织者和志愿者顾不上休息,又驱车赶往镇敬老院,将选手们包裹的多只粽子送给老人,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在楼王萌桃即将采摘之际,我们举办裹粽子比赛,旨在传承传统文化,让全镇居民全面了解端午佳节的深刻内涵,相互切磋包粽子技艺。同时,把楼王文旅特色产品萌桃的甜蜜与水乡粽子的香糯融为一体,把办好比赛与慰问孤寡老人合二为一,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增进互助友爱,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说到这场赛事的意义,楼王镇*委宣传委员任野兰感慨良多。
是啊,萌桃“粽”动员,香甜“箬”万家。当甜蜜萌桃与香糯粽子邂逅,当传统文化传承同敬老志愿服务交集,楼王的六月就变得那么温馨而一往情深!
陶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