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通州区诚实守信典型人物宣传

发布时间:2023/7/8 9:56:48   点击数:

  曹艳红,女,年3月15日出生,汉族,通州区西集镇沙古堆村村民。

  曹艳红常常说,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这句话也是她经营曹女阳光家庭农场的座右铭。年,曹艳红从一名写字楼白领返乡创业,成为新农民。她创办曹女阳光家庭农场,坚守绿色种植底线,把放心的蔬菜和有机樱桃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她宁可自己吃点亏,也要守住“诚信樱桃”招牌,获得了许多老客户的认可。她的诚信理念,带动西集大樱桃品牌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本村种植户。

  曹艳红一家世代为通州区西集镇沙古堆村本村村民,她从小随父母在乡村长大,乡土情结根植于内心。毕业以后,她进入了广告行业工作,却始终心系家乡。看着家乡农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她萌生了辞职回乡创业的想法。曹艳红想发挥自己广告行业的专业优势,把家乡的农产品品牌化,带领老乡们致富。

  辗转近十年的艰辛创业,年,曹女阳光家庭农场正式创办,这是曹艳红多年摸索的结晶。曹女阳光家庭农场通过同村内土地流转或转租等方式,建成总面积为30亩的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有机樱桃和蔬菜等蔬果,其中樱桃年销售额达25万元。农场平时由曹艳红、其父母及4名本村村民管理,并有20名本村村民为季节性雇工,较好地带动了本村村民就业和增收。她还整合全村60户农户的樱桃,直供中粮、盒马等生鲜电商,把西集大樱桃这个北京知名果品品牌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

  农场名气越来越大,曹艳红始终没有忘记商家应有的初心——诚信。种植樱桃除了土壤、天气等自然原因外,化肥的选择影响也很大。樱桃施肥期,为了保证樱桃果实个大饱满,很多种植户使用催熟剂等化肥原料,这样的樱桃虽然外观好看,但是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曹艳红听说这件事情后,对化肥进行了专业检测。然后拿着检测结果,挨家挨户解释说明,劝导种植户要以诚信为先,健康为本,选用优质的化肥,让果实自然生长,这才不抹黑西集大樱桃的品牌。种植户看到检测报告,听取了她的建议,纷纷停用催熟剂,选用优质化肥,西集大樱桃品牌形象慢慢树立起来。

  每年樱桃采摘季,很多外省客户都会找到曹艳红,购买当季樱桃。有一位河南的客户已经在她这里连续五年购买樱桃了。有一年,北京温度很高,快递到外省的樱桃很多都坏了。基于这个经验,虽然这位河南的客户只定了斤樱桃,但是曹艳红包装了斤发出,这样即使因为高温损坏一些,客户也不会有损失。令曹艳红没想到的是,因高温损坏樱桃的数量远比自己预估的多,于是她立刻又补发了10斤。客户收到补发的樱桃后非常感动,此后一直在曹艳红这里购买樱桃,还为她免费宣传。曹艳红认为,虽然做生意追逐利益是应该的,但是立身之本却应该是诚信,诚信永远在利益之前。

  年,一场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爱折腾”的曹艳红受明星直播带货启发,学习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和网络营销课程。家里的15亩樱桃成熟后,便开始在抖音、头条等平台直播带货,她在樱桃树下直播,有顾客下单就现场摘果,保证绝对新鲜,在她直播间购买樱桃的粉丝最后都成了回头客。

  曹艳红不只卖自家樱桃,还全力帮助乡亲们走出疫情卖货难的困局。她把村里低于15亩樱桃种植的散户集中起来,通过   曹艳红说,她不仅要把“曹女阳光农场”这个牌子做好,更要把西集樱桃这个品牌推广出去,打造“诚信樱桃”招牌,带领乡亲们做好营销,帮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陈坤,男,年7月出生,汉族,北京东昇农业集团副总经理、绿鲜知农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业20余年,陈坤见证了生鲜行业的发展历程,从老百姓冬天餐桌上的萝卜、白菜到如今各种新鲜蔬菜常见不断供,这是一个行业兴盛的表现。随着各种蔬菜丰富了老百姓菜篮子的同时,食品安全也愈发重要。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拿什么来体现?作为菜篮子的供应者,客户的食品安全如何守护?看似自己每天做着萝卜白菜几毛钱的生意,他深知民生供给无小事,食品安全比天大。

  如何能让老百姓没有顾忌地吃上放心菜?这是他每天挂在心头的事。要想安全,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和对蔬菜种植过程的全程把控。

  年,为了能够及时地了解公司一百余种蔬菜的安全性,他推动公司采购了农残检测设备。单单是采购一套检测设备还远远没有满足他对食品安全把控的要求,在公司众多的蔬菜品种中,有一个蔬菜一直是他重视的,即使有了检测设备也难以让他释怀,那就是北京老百姓平日超爱吃的韭菜。为确保韭菜安全,他自己把控生产的全过程,确保了生产环节的安全及公司对外售出产品的安全性。

  年他推动公司亩安全韭菜项目的实施,直至韭菜项目落地投产的那一刻,他才真正放下了对韭菜安全问题的担忧。目前公司每天投向市场的三万余份韭菜全部产自安全韭菜项目的种植田。

  年初,正值春节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一场疫情防控战就此打响,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民生供给保障的第一线,守护着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民生菜篮子的稳定供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企业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

  年1月24日,正值春节放假之际,陈坤和家人正计划回老家,接到集团领导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电话后,他果断放弃了春节休假,第一时间赶回了工作岗位。

  面对疫情,公司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由陈坤担任组长,负责上传下达、管控预防、检查督导、生产供应、应急处置等综合协调工作。他深知责任重大,在多数员工回家过年的情况下,先行投入到防控和保生产的工作中,会同小组成员制定了《疫情预防工作方案》《紧急疫情通知》《疫情防控期间厂区管理规定》等应急处置方案,从人员防控、厂区消*、应急值守,原料储备、车辆调度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

  抗疫初期,为了确保防护物资供应,大年初一,他在市里连转了几十家药店,采购到红外线体温仪、水银温度计、消*液等物资,把这些物资分配到公司保安亭及各部门后,回到办公室已经是深夜。分配完抗疫物资后的陈坤又马上紧盯一线生产,号召各岗位负责人及生产工人调整春节休假,尽快回岗,全力保生产,保供应。

  尽管反应得很及时,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部分员工一时难以返岗,能够回到岗位上的人员屈指可数。看着车间2/3的空缺岗位,又看看电脑上不断传来的超市需求订单和一个个的促单电话,全力保障蔬菜供应是他脑海里的唯一想法。

  而摆在陈坤面前的,是如何保护好在岗员工的身体健康,又能满足远超日常出货量数倍的需求,二者缺一不可。他没有气馁,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各种棘手问题慌乱,反而更是沉着地一一解决了各种问题。

  陈坤认真安排每一个细节,筑起守护员工健康的安全防线。为有效应对和防控疫情,他事无巨细,各项工作都想在先、干在前、抓到细,在幕后默默守护着每一名员工的健康安全。每日消*、防护、测温,各方面都想得非常周到。公司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为保证信息报送的及时准确,他坚守阵地,认真核对,每一个数字的变动,都要问明原因,要求陆续返岗的工人严格执行上级要求的14天隔离,要求值班人员每天密切   他抽调公司所有文职岗位的员工,借调基地里的种植人员,全部投入到生产供应中去,在他的亲自示范指导下,50名员工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拣、包装各种新鲜的蔬菜。即使如此,也难以满足客户对蔬菜的需求量,此时距离完成每天的出货订单还差很远。

  当时,能够大幅提升包装效率的机器因为操作人员春节回家而无法启动,为了保障供应,他远程联系操作员,一步步跟着学。勤奋的人总是很幸运,在连续出现几次问题后,机器终于成功地运转。距离完成每天的订单量更近了,在陈坤的努力下,集团每个子公司负责人和部门经理也都加入了进来,加速了这场供给保卫战的胜利,直到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后,基地的余名员工中,已有余名分包员工返岗,加上50名行*办公人员的支援,已足够支持每日的分包工作。

  连续两个多月,每天凌晨2点下班,8点上班,每天出货近吨,为北京市多家线上线下超市、酒店提供余种优质鲜蔬,陈坤和同事们一直在保障一线供给。看着现在商场里蔬菜供给一切井然有序的样子,陈坤觉得,自己的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丁辉,男,年6月出生,汉族,通州区张家湾镇环卫中心环卫工人。

  作为一名环卫工人,丁辉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三年多了。在工作过程中,他多次捡到别人丢失的财物并物归原主。年3月,丁辉将捡到的装有数万元现金的公文包,归还给着急的失主。他拾金不昧的行为,得到了所在单位的表彰和奖励。在意外之财面前,丁辉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城市名片,体现着当代环卫工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年3月1日早晨六点,天微微亮,丁辉像往常一样在大街上忙碌着。当他清扫至潞苑中路时,路边的角落里,一个黑色的手提公文包引起了他的注意。本以为是路人丢弃的废包,可当丁辉走近一看,包内鼓鼓的装满了东西。他拉开了公文包的拉链,厚厚的一沓现金映入他的眼帘,包里还有两部手机和一些证件。丁辉吓了一跳,他这才意识到,这个包一定是谁不小心遗失在了路边,包内那么多的现金和证件,失主一定很着急。丁辉立即拨打了队长彭景飞的电话,将他捡到公文包的事上报给了公司。

  随后,在队长彭景飞的陪同下,他们联系了张家湾派出所的民警,并将捡到的公文包进行了上交。民警了解相关情况后发现,在丢失了公文包之后,失主也向张家湾派出所报了警。民警随即联系了失主,并将丁辉捡到公文包并上交的情况与失主进行了解释。失主杨先生匆匆赶到派出所,看到失而复得的公文包,他激动得不停道谢。

  “看到那么多现金,想着失主一定非常着急,就立马报了警。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这是做人的底线。”丁辉表示。

  事后,丁辉所在的科欧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丁辉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鼓励大家向丁辉学习,要积极展现环卫工人兢兢业业的精神面貌和拾金不昧的美好品德。

  丁辉做环卫工已经三年多了,在工作过程中,他多次捡到别人丢失的财物并物归原主。在意外之财面前,像丁辉这样的环卫工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仅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美化着城市环境,更用实际行动彰显着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hx/4618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