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樱桃 >> 樱桃种类 >> 周海东像樱桃树一样,永远扎根土地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喜欢吃樱桃的人应该都记得,早些年南方这边的樱桃价格很高,贵的时候,1千克要卖到多元,因为气候、土壤等原因的限制,樱桃都只能从北方运输过来,等到了老百姓手中,经常会有干瘪、腐烂的情况。
不少人感叹:实现“车厘子自由”不容易!
然而,最近这两年,杭州市面上多了一种来自南方种植的甜樱桃,不仅价格实惠,个头还大,口感和品质都要优于北方的樱桃。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扎根余杭的“樱桃匠人”——周海东。他被誉为是“长三角地区甜樱桃事业的开拓者”。
近三年来,他主持完成“南方甜樱桃引进试种”“南方甜樱桃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两项杭州市农业科研攻关项目,培育出7个南方本土化甜樱桃新品种,并在江浙沪赣等地区推广樱桃苗木及配套栽培技术2.5万余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
年11月24日,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余杭第16位获此殊荣的行业典范。他说,奔小康的路,就是把青春献给农业,把深情藏于沃土的实干之路。
一起来听听他的小康故事吧!
“我天生喜欢土地”
小时候,父亲打理的多株樱桃和5亩桃园,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17岁那年,我学着给樱桃施肥剪枝,觉得干农活挺有意思。
18岁,我想去外面闯一闯,到上海当了电梯维修工,一天能赚20元。平凡的日子,被父亲的一通电话打断。他告诉我,家里的樱桃得了根癌病。我当时一激灵,想起报纸上的新闻:上海农科院引进了澳大利亚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最新技术K84根癌宁。我就上门找到了专家。
正是这次经历,我发现自己天生喜欢土地,决定当一名樱桃果农。
我心想,樱桃是一种高附加值水果,可惜南方气候种植出来的樱桃普遍果小、核大、味酸,品质比不过北方。如果能栽培出南方本土化的新品种,那就厉害了。
年,我来到余杭高新农业示范基地,跟着浙江大学农业专家,一起创办浙江大学农业专家创业园,栽培甜樱桃新品种,工资变成了每月元。
那时,南方樱桃种植日渐成熟,我内心很着急。一次机会,我有幸拜访了中国甜樱桃之父、大连农科院教授王逢寿,他提醒我,“干农业,千万要沉得住气。”
年,我娶了余杭仁和街道葛墩村的本地姑娘。两年后,村干部告诉我,可以给我提供一块土地,专业搞甜樱桃研发。
这块80亩的土地,是修建公路后的闲置荒地。第一次去,我被一整片4米多高的芦苇草和废石吓住了。靠着丈人、丈母娘和当地农民帮忙,花了一周才清理干净。
独立搞农业,太不容易,光是解决荒地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车问题,我已十分头疼。有次下暴雨跳闸,我的左手不小心触电,烧成漆黑,当时真想放弃。
可看着自己开垦出的荒地,是一片有机质高、肥力足的土壤,适合栽培甜樱桃,我心软了。
“搞农业,靠的是脚踏实地”
后来,这片荒地,变身“周海东家庭农场”,成为我的梦想实践地。
按照经验,我先种下黑珍珠、乌皮樱桃、大果短柄三个品种,丰收后市场价每斤高达30元。
之后,我走南闯北,引进余个中国樱桃和甜樱桃品种,建立樱桃种质资源圃,总结了设施管理、限根栽培、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后管理、越冬管理等核心配套栽培技术,筛选出、M-11、C9等7个适合南方种植的自花授粉、肉质硬、耐高温的甜樱桃新品种。投入市场后,新品种每斤价格达到60元。
我的农场发展越来越好。每年四月底樱桃成熟的时候,果树上结满红彤彤的果子,游客纷纷驱车前来采摘。人气旺的时候,平均一天要接待多人。游客说我种的樱桃,早熟、饱满、色鲜、肉嫩、味道清甜,非常美味。樱桃丰产期,连同卖种苗,农场年收入可达百万元。
于是,我成立了杭州红通樱桃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适于长三角地区栽培的樱桃新品种引进、繁殖、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开发工作,服务需要技术指导的果农。我也经常到上海、嘉兴、宜兴、诸暨、余姚等地,上门给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老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想要种好樱桃,就要像呵护婴儿一样,摸透它的性格。我要定期管理果树,50多斤重的施肥装备扛在肩上,一干就是一上午。每天晚上9点到11点,是树苗病害和虫害的高发期,我得打着手电筒钻进苗圃,一根树枝接着一根树枝地观察……
这么多年,为了种好樱桃,我一心扑在农场,才47岁,已是头发花白。除了外出培训,连过年我都守在农场里。对老家的父母、对妻子和一双儿女,我多有愧疚。可是没办法,搞农业,靠的就是脚踏实地。
现在收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我的责任更重了。我希望自己像一棵樱桃树一样,永远扎根土地,更好地提高樱桃质量、效益、竞争力,带领更多果农发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