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舌尖上的中国历代食谱集锦,美食世界,食疗

发布时间:2024/9/30 11:23:01   点击数: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恰逢佳节即将到来,怎么能不准备来一桌美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不一样的食谱,一起到中国古代的美食世界里徜徉起来吧~

南北朝

《食珍录》

《食珍录》写于南北朝时期,作者是余姚人虞悰。《食珍录》已佚,现存《食珍录》收于《说郛》,全文仅二百余字。

《说郛》

《食珍录》收集记录了魏晋以来帝王名门家族珍贵的烹饪名物和各种肴馔的“饮食方”。从这一方面看,虞悰的《食珍录》称得上是已知浙江最早的菜谱专著。如他写道:“浑羊设最为珍食,置鹅于羊中,内实粳肉五味,全熟之。”就写明了这道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及其过程。虞悰所记录的“饮食方”,一部分来自魏晋以来流传的名肴之方,更珍贵的一部分则来自他自身的独创之方,《食珍录》的“饮食方”应是虞悰对前人经验和自身经验的综合性总结。

虞悰的《食珍录》的菜肴虽有北方风味(如邺中鹿尾、浑羊设),但其主要内容是江南风味的菜肴,并以会稽风味为主。《南齐书》称虞悰“虽在南土,而会稽海味,无不毕致蔫”。这条史料说明南齐时会稽海派菜肴曾一度被虞悰带至江西、四川的内陆之地。

隋朝

《食经》

《食经》成书于隋代,作者为谢讽。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50种。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食物种类已经很多,有脍、羹、汤、炙、酱生饼、卷、糕、面、寒具、饭等类。而每类食品又有若干品种,如羹就有羊羹、鱼羹、鹑羹、折箸羹等,脍有飞鸾脍、咄咄脍、专门脍、拖刀羊皮雅脍、天真羊脍、鱼脍等。本书所收菜点,大多取名华丽,如“龙须炙”“花折鹅糕”“紫龙糕”“春香泛汤”“象牙”“朱衣”“乾坤夹饼”等。

花折鹅糕:反复折叠成花形,内里包含着鹅肉馅的米糕。

现存的谢讽《食经》收录在《说郛》宛委山堂本中,正文前有“谢讽《食经》中略抄五十三种”之语。虽然现存的谢讽《食经》收录的仅是该书的部分菜点目录,并无制法,但是由于隋代及其以前的饮食著作大多亡佚,故此书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食经》作为一部以北方风味为主的食谱,正好与以南方风味为主的《食珍录》南北辉映,分别代表了当时南北方不同的饮食特色和风味,以及南北士族地主在饮食学上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当时已经形成了南北不同风味的菜系。

唐朝

《膳夫经手录》

《膳夫经手录》

《膳夫经手录》为唐代杨晔所撰,全书共4卷,但今仅存残本,收于《宛委别藏》中。书中记载了虏豆、胡麻、薏苡、薯药、芋头、桂心、萝卜、鹘鴺、苜蓿、蒲公英、水葵、芫荽、木耳、芜荑、羊、鹌鹑、鳗鱼、魦鱼、樱桃、枇杷、茶等20余种食用动植物。有的涉及产地,有的叙述性味,有的讲食用方法,有的谈饮食风俗。本书是研究唐代饮食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食医心鉴》

《食医心鉴》

《食医心鉴》,食疗方书,3卷,唐代昝殷约撰于公元9世纪。该书继承了孙思邈“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食疗思想。

全书载食疗方首,剂型有粥、羹、酒、索饼、茶、乳、馄饨、脍、菜肴、丸、汁、散等10余种。按中风、心腹冷痛、脚气、脾胃气弱、噎、消渴、水肿等分类。每类病证首论病因、病机、症状、鉴别,下列食治方,并介绍其组成、制作方法及适应证。所选诸方符合简、便、廉、验原则。书中重视脾胃调补,如“酿猪肚方”,用猪肚、猪脾以脏补脏,人参健脾,以饭养胃,佐以陈皮,使补而不滞,其配伍原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本书对食物疗法研究有一定贡献,曾流传日本、朝鲜,对海外亦有相当影响。

宋朝

《本心斋食谱》

《本心斋食谱》

《本心斋食谱》的作者是宋代陈达叟,因其室名本心斋,所以又称本心翁。

作者自述:常在书房里起居闲坐,玩味《易经》,床上围着画有梅花的纸账,用石鼎烹茶,自己的饮食崇尚清淡。有客人从外地来访,脸上流露出饥饿的神色。作者叫书童端上净素饭菜,客人品尝后说,没有尘俗气味。主客讨论食谱,就形成了这本书。

全书记蔬食20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如:菜羹、韭菜、山药、笋、藕、绿豆粉丝、水引蝴蝶面、水团、白米饭等。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16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这种记述方法表现了作者富有文学素养,又因所用赞体简要,类似歌诀,容易背诵,更便于普及。

《清异录》

《清异录》

《清异录》由北宋人陶谷撰著,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8个门类,共条,占全书三分之一。

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谢讽的《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吴氏中馈录》

《吴氏中馈录》

《吴氏中馈录》是一部食疗烹饪著作,本书载录脯鲊、制蔬、甜食3个部分,共70多种菜点制作方法,都是江南(主要是浙江)民间家食之法,有些至今还在吴越江淮流行。

据传在南宋年间,江南曾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女厨师。一位是杭州的宋五嫂,她在钱塘门外做鱼羹,她创作的“宋嫂鱼羹”,至今仍是杭州名菜。另一位,就是浦江的吴氏,《吴氏中馈录》据传为其所著。

宋嫂鱼羹

主中馈之事的女性一向甚少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zl/4645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