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樱桃 >> 樱桃种类 >> 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立夏习俗知多少到底
年5月6号立夏,时光易逝,眨眼的功夫,年的春天就结束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立夏,是夏季之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人们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诗中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在民间有立夏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立夏习俗有哪些?
立夏时节,万物茁壮生长,围绕节令特点,民间形成了一系列习俗活动。
称体重
“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称人”也就是称体重,此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期。据说,立夏之日称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
“尝三鲜”与立夏饭
有的地方立夏日食用青梅;民间有“尝三鲜”、吃鸡蛋等说法;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据说“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
“立夏饭”也是比较有特色的饮食:人们用红豆、黄豆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蒸熟后食用。有民俗专家解释,这种立夏饭也叫五色饭,寓意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
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立夏日吃嫩蚕豆的习俗。
拴“疰夏绳”
人们还会给孩子拴上“疰夏绳”。疰音zhù,指因不能适应气候或环境而得的病,如疰夏、疰船等。拴疰夏绳,即用五色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腕等处,寓意消灾祈福,表达消除暑气的愿望。
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人们往往会十分重视这天,自古以来,也诞生了很多风俗讲究。
民间说“不喝立夏茶,一夏苦难缠”。在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人们十分容易犯困,喝茶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所以立夏喝茶,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活习惯。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苦夏”,所谓苦夏,是指孩子们夏季最常见的厌食腹胀、乏力倦怠之类的症状。民间认为,立夏挂蛋、吃蛋,可以有着平安健康的美好寓意
立夏要“尝三新”,即吃应时的新鲜食品。“三新”的内容各地的风俗都不同。古人在吃三新之前,还会荐新,就是指将新鲜的蔬菜瓜果供奉给祖先神灵。有些地方将三鲜分为,地三鲜(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樱桃、枇杷、杏)、水三鲜(海蛳、河豚、鲫鱼)。
立夏的两大禁忌:一是忌讳坐到门槛,立夏这天坐门槛,会给自己一夏天都带来疾病。其次是忌讳吃得油腻,立夏吃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辛辣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
节气是老祖宗认识天地自然的框架,更是我们民间老祖宗生产生活的一种指南。
这些节气中的民俗文化,从中也能够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生生不息,以及我们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是柴小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zl/46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