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烟台不负青山,谱写绿色华章

发布时间:2023/5/12 11:10:59   点击数:

烟台广播电视台

-03-:35烟台广播电视台官方百家号   一气灵钟三百里,半天云拥万千峰。素有“仙山之祖”美称的昆嵛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烟台的森林担当,满山郁郁葱葱的碧树,是几代林场人接力守护的成果。烟台市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场长张涛在林场工作已有32年,他以青春守护青山,以脚步为苍山点翠,叶如马褂的马褂林,高耸入云的水彬林,浩达百亩的花海,陪他一起守护翠屏,谱写出动人心弦的绿色华章。

  山川四季,青山为伴

  从20来岁初到林场,到如今年过半百生出华发,张涛的青春年华都在大山里度过。远离繁华,甘于寂寞,他立下了守护好昆嵛山每一棵树木、每一株花草的志愿。

  走过山川四季,昆嵛山是他不变的伴侣。

  清晨,到林场工作的工人们打破昆嵛山的宁静。一年之计在于春,张涛把植树、护林、防火、修建观光车站点、补种花海苗木等各项工作早早做了筹划。工人们进山来,第一关就是火种检查。“天干物燥,山风很大,一旦起火就会迅速蔓延,进山前的检查是护林防火至关重要的一环。”晨起的昆嵛山温度很低,有的背阴处还有残雪未化,小水洼的水面还结着冰,张涛和同事们在进山口已经站立了近一个小时。当阳光透过厚密的叶隙照下来,完成安检工作的林场人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巡山护林防火。

  眼下是森林防火戒严期,三分场有2.8万余亩林地,是昆嵛山林场的核心支撑和重要依托。由于数十年封山育林,林下可燃物富集,加之春秋天气干旱、少雨多风,森林防火压力极大。从年12月调任昆嵛山林场三分场场长起,张涛始终带头坚守在第一线,哪里工作重、哪里责任大,他就在哪里。

  跟随张涛的脚步,记者来到*连口护林点检查工作。护林员薄子香正站在山顶的瞭望点,手持望远镜观察四周的情况。有没有游客不走游路进入保护区,有没有起火点,都是她检查的重点。“护林员住在深山,防火戒严期他们要巡查至晚上12点。”张涛说道。这处瞭望点是去年新建的,薄子香很喜欢爬上来,夜晚从这里可以看到城市的明亮灯火,在四周黑沉沉的森林中,这是护林员与外界联系的一个通道。张涛也很喜欢到瞭望点来,站在这里俯瞰四周,茂密的树木就像他的“兵”,护卫着昆嵛山。

  除了日常巡逻防火,上山清理林间可燃物、割除防火隔离带也是一项苦活计。张涛和职工们背着20多斤重的器械,带着干粮,沿着蜿蜒盘旋、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山。山势险峻,悬崖在侧,他们手脚并用爬上来,马上投入到割除工作中。这样的工作得持续整整3个月,直至大雪彻底封山或者真正的汛期来临。

  检查松树是否患上松材线虫病,是他们工作的重要内容。“黑松、赤松感染上这种病,叶子就枯死了,需要把树砍了,用钢丝网罩起来。”张涛说,“天牛钻进树干,把病虫害带到树里,从外表很难发现,直到松树叶子发*枯死,很是令人痛心。”

  上山途中,记者注意到有的树干上打着吊瓶,张涛介绍这是预防线虫病的药,要一连打三针,能管三年。尽管价格昂贵,他依然会尽量多地给松树打上药,希望能保护树木免受线虫病的感染。

  在他的坚守下,10年间,三分场的森林防火、安全生产、有害生物防控等重要工作,未出任何纰漏,持续实现了“零火灾”“有虫不成灾”目标。

  山色空灵,绿化为功

  来到昆嵛山的人们,无一不感叹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宛如世外桃源。偶尔的停留不同于年复一年的坚守,只有林场的职工们才真实体会过山里生活的清贫乏味。张涛来到三分场时,林场还没有从经济困境中完全走出来,工作生活条件都很困难,他发动职工勤俭节约,酷暑炎夏省电不开风扇,腊月寒冬省钱不买煤靠劳动取暖,抠出来的一分一毛,都尽量用来育种、购苗、栽树。

  凌霄山色接空灵,点点晴岚列翠屏。如今的昆嵛山,黛青色的山峦一脉接着一脉,山色清透碧绿,如巨型翡翠,镶嵌在烟台大地上。

  在昆嵛山腹地,有一片高耸入云的水彬林,树龄已有60多年。“这片林子我来林场时就已经在了,现在有40多米高,80公分左右粗,树干一个人抱不过来。水彬的红叶特别漂亮,为了给昆嵛山增添一抹靓色,去年我们栽了棵水彬,今年打算栽棵,树坑已经挖好,等清明前后气候适宜的时候就栽上。”

  马褂林是上世纪70年代从南方引进的树种,在昆嵛山已经落地生根,适应了山里的环境,去年新植的马褂木,就是自己培育的树苗。距离去年植下的一片马褂林不远处,是一条一条的果园,石头垒成的坡上,软绵绵的苔藓趴在石头上静静地生长,蹲下身子,张涛用手摸着苔藓告诉记者,“这些苔藓对生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很高,移走了是不能成活的。山里的苔藓有多种,有专家学者在这里研究,还写成了苔藓志。”

  利用山里难得的一片平地,张涛还建设了种子基因库育苗基地,进行物种保护。育龄花、黑松、山核桃等种子,在这里破土成苗,待条件成熟,将回归山林,为昆嵛山的绿化和生态保护再立新功。

  昆嵛山林场三分场森林覆盖率保持92%以上,林木蓄积量由7万立方米增到11万立方米,增长57.1%,安全、完整、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让三分场得到了国内外林业专家的高度评价。

  雾峰花海,三季飘香

  走过雾峰花海石刻,望春玉兰在桥畔吐蕊相迎,不远处的山坡上,芝樱、绣球、粉黛经过一冬的沉睡,已舒展枝条苏醒过来,正汲取养分酝酿花苞。有的芝樱已偷偷绽放,在春日暖阳下留下一抹艳色。“这片花海有百亩,春有芝樱,夏有绣球,秋有粉黛,三季可赏花。”张涛带着记者来到这里,指点江山,豪情满怀。

  曾经的昆嵛山林场依靠“打开山门搞旅游”走出了经济困境,初到分场的张涛在没有经验、缺乏借鉴的情况下,带着职工考察学习、自我革新,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一条特色道路。他提档升级了景区休憩、观景、安全、外部交通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将景区内一处半山腰的老旧果园刨除,平整、改造、种植应季花卉,打造出百亩“雾峰花海”,开放当年就成为烟台旅游圈的一处新亮点,成为烟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当时花海所在地的这片果园已经老旧,农药化肥污染水源环境,所以想打造一片花海。去大连、青州等地考察了二三十个品种,挑选了芝樱、粉黛,去年又增加了绣球,形成三季有花的景观。”张涛为花海的成功而自豪,但也有苦恼。因为花海美不胜收,总有游客想跑进花海深处,撷取最美的风景,难免会踩踏花草。每年春天,他都要组织工人补种花苗。去年他在粉黛花海修建了多米的栈道,方便游客深入花海,大大提升了体验感。“花开时节,每天有四五千人来赏花,去年三分场增加了10辆观光车,还增设了观光车站点,让游客能更好地游览风光。”

  记者注意到,在花海西北侧有极具艺术感的“山之厕所”,从外形看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处厕所。谁能想到,“山之厕所”与北京大兴机场,曾同获素有建筑界奥斯卡奖之称的“ArchitizerA+Awards”专业评审奖。

  为了改善游路环境,丰富游客旅途中的复合体验,提升花海景点的观赏层次,张涛还逐步尝试道边绿植,在路边空闲地种植水杉、法桐等高大乔木余棵,栽植冬红果、*栌、山樱桃、山桃、欧石竹、满天星、细叶针茅等观赏植物1万余棵,极大丰富了景区景观、提升了绿化水平。

  昆嵛山有多种植树恣意生长,这里俨然一处“开放式天然课堂”与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吸引着人们来探索自然,回归本我。在昆嵛山自然生态完善保护的背后,是如张涛一样的林场人在默默守护,烟台“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是对他的肯定,而由阵阵松涛、潺潺流水、习习清风组成的自然交响,才是对他的最好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cf/4613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