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

蒋捷风骨,才是一个文人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4/8/31 10:05:03   点击数:

风骨,是一个文人最孤傲的灵魂。

他是南宋末年的婉约派词人。

他生于宋元易代之时,仕途还未开始,便被迫踏上了颠沛流离之旅。

他将亡国之悲,漂泊之愁,交织在一首首哀婉动人的诗词里。

他以一首《虞美人·听雨》奏响了一个时代的挽歌,坚守了一个文人最后的风骨。

他是蒋捷。

他和周密、张炎、王沂孙并称“宋末四大家”。

1、樱桃进士蒋捷,忧愁交织出的一片美丽!

蒋捷,江苏宜兴人,出生于南宋末年,蒋家在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年幼的蒋捷家境优渥,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少年时,蒋捷立志要报效家国,以为考取功名便能进入仕途。然而寒窗苦读数十载,进士及第之时,却是南宋大厦将倾之时。

一个末代的进士,一个文弱的书生,即便是满腹学识,有志报国,可面对已成定局的南宋小朝廷,他又能如何呢?

崖山之战,宋军数十万军民跳海以身殉国,蒋捷心心念念的南宋彻底灭亡。

是做亡国奴出仕元朝还是回归故土,遁隐江湖,不问世事?

蒋捷毅然选择了后者,哪怕穷困潦倒,他也绝不向敌人屈服,他虽是一个文人但更有一身傲骨!

来时满心欢喜,归时国已不在。蒋捷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痛,舟过吴江之时,望着滔滔江水,他将内心的悲愁化作一片美丽的春愁,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漂泊流离的蒋捷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已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季节,年华易逝,光阴似水,短短八个字饱含了蒋捷多少流离之苦,人生感喟!

蒋捷也因此被人们誉为樱桃进士。

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空空的行囊,风雨飘萧,南宋覆灭,他所热爱的国家,终是化作吴江的一片春愁随风永远地消散了!

2、落寞的末代进士,以笔抒亡国之痛,漂泊之悲!

落寞的蒋捷,成了“名副其实”的穷酸书生,没有地方住,蒋捷便寄居在破旧的寺庙,虽然破旧总算是还能遮风挡雨。

凄风苦雨的夜晚,蒋捷常常是彻夜难眠,望着星夜泪流满面,想起故国,内心无比凄凉。他将满腔的幽怨和亡国的悲痛写进他的词里:

贺新郎

宋·蒋捷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

嫌明烛。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悰、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亡国的伤痛,忧愤,郁积在心中的悲凉,就连梦也是那般的凄清冷寂,失落,孤独,掩不住的悲伤,诉不尽的落寞,读来字字泣血,句句滴泪!

国破家亡,流浪漂泊的蒋捷不得不为衣食奔波,形影相吊,茕茕独处的人生况味被他写进另一首《贺新郎》:

贺新郎·兵后寓吴

宋·蒋捷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影厮伴、东奔西走”孤独,凄寂,无家可归的蒋捷形单影只,就连那寒鸦,也知道归巢,他蒋捷此时竟是连寒鸦都不如的可怜人!

生活的困顿,让他那支本该书写巾帼大略的笔,如今只能替人写写《牛经》(关于牛的知识的书),编编家谱讨个生活,想来真是心酸。

然而蒋捷却甘心漂泊,甘心忍受物质生活的困窘,哪怕日子清贫也绝不仕元,在这首流浪者的悲歌里,处处闪耀着他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的光辉!

3、他是时代的挽歌,大宋文人最后的风骨!

就在蒋捷隐居故里不久,他再次遭到高官的迫害,无奈的蒋捷只得举家搬迁到晋陵(今武进),过起了避世的生活。

择竹而居,以竹表明心迹,蒋捷的心里始终装着他热爱的故国,晚年的他更是以一首《虞美人·听雨》奏响了一个时代的挽歌,为宋词画上了哀婉的句号: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蒋捷下了一生的雨,也是大宋下了三百余年的雨;这是蒋捷饱经忧患的一生,也是一个时代兴衰的缩影。

谁的少年不是意气风华,青春飞扬,“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又有几人能识得愁滋味!

谁的中年又不是一地鸡毛,飘摇无定。山河破碎,而今寄居僧庐的词人早已两鬓斑白,一生漂泊,一生流浪,一生坚守。

然而,他用自己的节操和倔强对抗着整个时代!

尝遍人世悲欢离合的滋味,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变,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行至晚年他不再悲春伤秋。

面对亡国之恨,他虽然不能金戈铁马,但却宁死不屈,自始至终他都坚守了一个文人的风骨,书写了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人生况味几何,不过生死之间,不失风骨,保有灵魂,富贵贫贱,皆如云烟。

(插画:云淡风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cf/464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