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樱桃 >> 樱桃花絮 >> 西北人在石头缝里种出大西瓜是啥时候有的最
我们今天都说宁夏硒砂瓜好吃,却不知它最早源于甘肃,清代就有了
提示:正因为如此,面对好吃的硒砂瓜,也许我们最先想到的不应该只是那句常说的话:樱桃好吃树难栽。生态,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
硒砂瓜,宁夏近十几年产生的一个品牌,可能是外国人没有见过其种植的方式,就将它称作是从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一些外电也是这么报道它的,甚至觉得石头中都能长出西瓜来,应该是神奇无比的。
事实是,所谓的“石头”不过是当地人把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以石炭系为主的岩石碎片,拉运铺压在灰钙土土壤上,是厚度为10—15cm的砂石层,通过这种方式和手段达到提高地温、蓄水、保墒的作用。同时,因为砂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锌、硒等微量元素,为积聚大量天然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又因为种植地处于荒漠化地区,远离城市和工业,且种植过程不使用农药,硒砂瓜很快便成了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要求的名品。
香山乡地处中卫市城区南部山区,东与海原县兴仁镇接壤,西、北临常乐镇,南连甘肃靖远县,是年原中卫县行政区划调整时原三眼井乡与景庄乡合并成立的乡。据说,最早的硒砂瓜就诞生在这里。
香山,其实是祁连山的一段余脉,据古《中卫县志》记载,古香山地域广大:东至今宁夏灵武市界,西至今甘肃景泰县界,北至今宁夏黄河南岸,西南至今甘肃靖远县界,南至今宁夏海原县、固原市界。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百公里。这一区域内虽然有黄河流过,甚至造就了黄河大拐弯宁夏第一村——南长滩村,但香下脚下靠近海原、固原一带却是不宜人类生存的干旱苦寒之地。
9年9月,宁夏媒体掀起了一阵热潮,声称《山海经》中的崇吾之山找到了,发现者是曾任宁夏博物馆馆长、宁夏文物局副局长的著名史学家周兴华。周兴华在其当年出版的《塞上古史钩沉》中披露:宁夏中卫的香山是《山海经·西山经》中所记载的上古神山之一的崇吾之山。此“重大考古”发现一经披露,立即引起社会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ngweis.com/ythx/464298.html